一、國內棉花價格下跌促進國棉銷售,抑制進口棉需求。
4月1日起國儲棉競拍底價定17250元/噸且國儲棉投放力度加大,但由于需求難增紡織廠采購力度難以形成有力支撐,棉價下跌明顯。國儲新疆棉328標準級報價從4月1日起開始下跌,直至7月中旬才逐漸穩(wěn)定,市場主流報價從4月初的18500元/噸降至目前的17500元/噸左右,跌幅達5.41%。國內棉價下跌促進國內紡織廠采購重點逐漸轉向低價國儲棉,外棉采購量明顯減少,進口棉市場成交壓力顯現(xiàn)。
二、進口棉價下跌,貿易商處于虧損狀態(tài)。
整個第二季度進口棉價大跌,我國進口量最大的印度棉報價下跌1000元/噸以上,跌幅在6.2%左右。由于棉價下跌勢頭難止,紡織企業(yè)觀望市場心態(tài)一直存在。近期筆者調研部分港口棉花進口貿易商,多數商家表示6月以來外棉成交量明顯減少,主因紡織行業(yè)進入季節(jié)性淡季,用棉需求量減少,紡織廠補庫需采購的新年度棉花普遍存在質量問題,低級澳棉、低馬值美棉充斥市場,印度棉、西非棉、中亞棉等與國儲棉競爭激烈。貿易商普遍表示近期除了高等級澳棉、美棉虧損少外,基本都處在較大虧損銷售的狀態(tài),但即使如此許多中低等級棉依然走貨乏力。
三、進口棉短暫成交見好,但市場看空氛圍仍在。
8月5-11日,印度棉價格連續(xù)走低后成交量稍有好轉,但報價上升空間不大,后市看空氛圍依舊高漲。貿易商出貨心理較重,一些貿易商經過甩貨后手頭現(xiàn)貨資源不多甚至零庫存。極少數貿易商由于有“通關就虧本”心態(tài),對于優(yōu)質現(xiàn)貨不打算低價處理。有貿易商表示,近期除了銷售自己手中的庫存,更多的是為客戶尋找合適的貨源,從中賺取少量差價,倒貨現(xiàn)象已隨處可見。
往年進口棉質優(yōu)價廉且內外棉價差較大,進口棉一直是紡織企業(yè)采購熱點,因此引得不少貿易商做進口棉貿易。但今年國家政策不明朗,國家對進口棉市場的調控不足,棉花外貿越發(fā)的難做,看空氛圍占據市場主導。筆者認為,伴隨直補細則明確,國內外棉價未來走勢將逐漸明朗,在這種背景下新年度的進口棉市場將何去何從我們看“市場如何實現(xiàn)資源配置”。